财讯> 正文

长愿人强健--《黄帝外经解要》编后  □冯 琰-全球动态

时间: 2023-07-01 06:19:02 来源: 云南信息报

自2022年3月,《黄帝外经解要与直译》供货旋即断货,到全新版《黄帝外经解要》上市,我们用了10个月。

《黄帝外经解要》


(资料图)

梅自强 梅忠恕 解要

云南出版集团

云南人民出版社

2022年11月版

定价55元

购买链接:https://item.jd.com/10027745441431.html

本文作者:冯琰,1978年生,浙江绍兴人,2001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,2002年12月入职云南人民出版社。编审,文教编辑部主任,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。

这10个月,“黄帝外经”解要原著者梅自强先生的长子梅忠恕老师,和我一起,对大到直译部分的取舍、解要的修订增补,小到图书正文字号大小、行距宽窄,在微信上进行了反复讨论修正。在新版跋里,梅老师解释了为何在此书再版时删除直译部分。而站在我这个编辑的角度,这次删除是“开门”,将这扇研讨之门大大地打开,把 “黄帝外经”的解读、体悟,甚至去伪存真,彻底地交给了所有读者。

众所周知,中华医学古称“岐黄之术”,取轩辕黄帝与岐伯天师之合称。其主要医经称为《黄帝内经》,即黄帝在“内廷”问医道于岐伯之作。这部作品位列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中,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“黄帝”之名的传世巨著,成书于大约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,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。它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,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。

众所不知,“岐黄”原本由“两翼”合成,一翼即《黄帝内经》十八卷,以按摩、针灸、方药等“治已病”;另一翼为《黄帝外经》(有三十七卷之说,也有九卷之言),其以预防为主的内修非药物疗法来“治未病”。这部记述黄帝、岐伯与二十五位大臣在“宫廷外”探讨养生修真和中医学的专著,成书晚于内经二三十年,纠正了内经的许多错误,在内容上大大发展了内经,却因无从知晓的原因,散佚无踪,形同失传。

20世纪80年代,梅自强先生得学生赠书《外经微言》,细读之下意识到此书可能就是失传多年的《黄帝外经》,遂耗毕生精力深入研究,将其中的暗示、隐语以及比象等秘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,1994年印刷成《外经解要(内部版)》,获我国中医学奠基人、原卫生部中医管理局局长吕炳奎题写书名,并题词:“外经的出现是值得探讨的一项工作,梅自强老先生的精心注释很有参考价值”。梅自强先生身后,又由其子梅忠恕对内部版进行整理、校订并请人配合直译,终成《黄帝外经解要与直译》一书,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,短短8个月销售一空,旋即重印、再版,成为云南人民出版社长销书品种之一。也许至今无法定论,《外经微言》就是传说中的《黄帝外经》,但正如记者黄河所说:“都在找《黄帝外经》,至今全国只找到一本《外经微言》。是真是假,不妨读读,先研究研究为好。研究问题,做学问,不怕‘伪’。只要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,取其精华,弃其糟粕,在一定意义上讲,也可以‘去伪存真’。”

2011年,在分管领导办公室,我第一次见到梅忠恕老师和这部手稿,当时梅老师没有寻求到任何出版经费支持,也没有任何销售渠道可以提供,但分管领导说:“这部书有意思,值得做一做。”2022年年底,梅老师在看完《黄帝外经解要》签清版后,对我说:“我年纪越来越大了,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给学生和读者讲外经了。我只希望能通过这本书,使外经被更多的人知道并研究,让中医为国人康健和祖国医学事业发展,发挥更充分的作用。”

十一年,一位领导,一位老作者,一本长销书,我感慨万千。宋人晁元礼在《绿头鸭》里写道:“料得来宵,清光未减,阴晴天气又争知。共凝恋、如今别后,还是隔年期。人强健,清尊素影,长愿相随。”

本文转载自《文汇报》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QL0009

为你推荐

关于我们| 联系我们| 投稿合作| 法律声明| 广告投放

版权所有 © 2020 跑酷财经网

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。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!

联系我们:315 541 185@qq.com